女性对低质量婚姻容忍度更低
记者采访北京、福建等地基层法院了解到,近年来,“女性敢说离”的特征明显,彰显社会观念的进步和男女平权思想的普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七年之痒”不再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地方法院一审审结离婚纠纷案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为例,该院一审审结的离婚纠纷案,从2015年的3080件,增长至2017年的3462件。
以前,离婚有“七年之痒”的说法,指婚姻在七年后会进入一段危险时期。然而,司法大数据显示,如今,婚后两年至7年为婚姻破裂高发期,双方年龄相差0岁至3岁的夫妻最多。
朝阳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孙铭溪分析说,婚姻走到第三四个年头,新婚的甜蜜渐渐消退,进入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婚后和配偶家庭融合经验不足,在生活中又不愿退让妥协,加上工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多重压力,很容易产生矛盾,导致离婚纠纷。
“另一个颇具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是,在一线城市工作的80后、90后,对于父母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上一代人。父母在购买住房和抚养孙辈上的参与度高,对子女婚姻生活的介入程度也相应更高,两代人生活理念上的摩擦更容易被放大。”孙铭溪说。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曾友锵印证了这一分析。他说,婚后两年至7年婚姻容易破裂的情况确实存在,根据当事人起诉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双方婚前认识短暂、草率结婚、第三者介入等。
但也并非一概而论。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是客家人聚居地,永定区人民法院城郊法庭庭长阙周平说:“我审理的案件中,婚后两年至7年离婚的不多,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90后年轻人的思想确实比70后、80后开放,但离婚在农村还是不光彩的事,非到迫不得已,不会选择离婚。”
至于离婚的原因,阙周平分析说,70后、80后的婚姻大多经他人介绍认识,感情基础差,90后受新潮观念影响,闪婚闪离,或因父母催促,在未充分了解双方的情况下仓促结婚,后因双方性格差异较大,感情不和而离婚。
女性“更加主动”
近3年抽样统计显示,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离婚纠纷自2015年以来,女性提起诉讼的比例接近70%,基本与司法大数据一致。孙铭溪回顾自己所办案件说,在一线城市,女权意识早已觉醒。
“这和女性文化知识、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的提升以及区域舆论的宽松都有很大的关系。”孙铭溪介绍说,个别情况如孕期、哺乳期妇女受产后综合征的影响提起的诉讼,法官一般会驳回,给当事人冷静思考的时间。
在龙岩市永定区,虽然婚姻破裂高发期仍然维持着“七年之痒”,但离婚的“主动权”更多掌握在女方手中。阙周平办理的离婚案件,80%以上的原告是女性。
“毋庸讳言,现在的女性各方面都不比男性差,法律意识较强,独立性也较强,独立的经济让她们摆脱了男性的束缚。可以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阙周平说。
他进一步分析说,由于现在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夫妻双方因工厂工种的不同,大多无法在一起或就近上班,造成夫妻天各一方,长年累月后,夫妻感情逐渐淡薄,加之男方的大男子主义和暴躁脾气较普遍,导致很多女性忍无可忍选择离婚。现在离婚属于平常事,已无太多顾忌,因此女方起诉离婚的案件越来越多。
曾友锵告诉记者,近年来闽清法院受理的离婚纠纷案中,一直是女性原告居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个人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提升,女性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和抚养子女,对婚姻的依赖性逐渐降低。面对不幸福婚姻,女性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说不。
孙铭溪补充说,“女性敢说离”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对于男性的评价体系较为多元,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甚至重于婚姻幸福,所以部分男性并不把高质量的婚姻作为第一价值选择,一定程度上愿意维持表面的完整。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对于低质量婚姻容忍度更低,更多女性敢于去追求有质量的婚姻,有了更充分的重新选择的勇气。
家暴仍然多发
司法大数据显示,77.51%的夫妻因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孙铭溪告诉记者,感情不和的原因主要涉及到经济地位的变化、家庭责任的承担、夫妻忠诚义务等问题。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中“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占比14.86%,位列离婚原因的第二位。其中,91.43%为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以殴打、辱骂为主要方式,广东、贵州、广西涉家暴案件量排名靠前。
孙铭溪认为,经济文化相对偏远落后地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保存得较多;东部沿海地区文化更开放,女性的经济地位更高,但大城市高知人士也有出现家暴的情况,个体的心理因素很难用地域偏见一概而论。
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落地实施已满两周年。记者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过去两年间,北京法院对受理的离婚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书共17463份,其中当事人反映有家庭暴力情节的1867份,占比仅一成。
“家事案件中最终认定存在家暴的比例并不算高,一方面是多数为家庭成员间的争吵和推搡的确不构成家暴行为,另一方面则是虽然客观上可能存在家暴,但缺乏证据证明,这需要妇联、司法机构积极干预,推进婚姻的弱势方注意家庭暴力证据的保存。”孙铭溪说。(来源:法制日报)
版权声明
本栏目文章内容及案例图片均为爱无界或爱无界会员原创作品,版权归广州爱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会员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引用,剽窃必究!
相关阅读
寻找比陌陌更直接的交友软件?这5个平台助你精准连接国际恋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化时代,渴望跨国交友的单身女性正在寻找真正高效的交友方式。当传统社交软件还在用"滑动匹配"消耗用户时间时,真正聪明的女性已经开始使用更精准的国际化平台——这些工具不仅能跳过繁琐的试探环节,更能直击跨国交友的核心需求:文化适配度筛选、语言障碍突破和恋爱价值匹配。
从约会到婚姻:美国男性经济压力如何影响跨国交友选择?
跨国恋爱中,经济压力往往是隐形的情感杀手。尤其当文化差异叠加现实负担时,美国男性在恋爱不同阶段的选择逻辑,可能远超女性想象。理解他们的经济焦虑来源与行为模式,不仅能避免误解,更能为跨国关系奠定稳固基础。
中美单身男性恋爱观对比:文化差异与跨国交友指南
对于希望通过跨国交友寻找伴侣的单身女性来说,理解中美单身男性的恋爱观差异至关重要。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两国男性在恋爱中的行为模式与情感表达方式。本文将从沟通方式、关系进展、家庭观念等多个维度深入对比中美男性的恋爱观,并提供实用建议,帮助您在跨国恋爱中规避误解、建立和谐关系。
美国男性婚姻责任感分析:他们是否值得托付终身?
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而言,美国男性的婚姻责任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人既向往美国男性在恋爱中表现出的独立与平等观念,又担心他们是否能在婚姻中承担起长期的责任。文化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以及社会对婚姻的定义,都可能影响美国男性在婚姻中的行为模式。通过深入分析他们的责任感来源和表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判断是否值得与其共度一生。
美国男人恋爱文化差异:如何理解与适应跨国交友
对于希望通过跨国交友找到美国伴侣的单身女性来说,理解美国男人的恋爱文化差异是成功建立关系的关键。美国男性的价值观、社交习惯以及恋爱观念与国内男性存在显著不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本文将从美国男性的恋爱文化特点、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差异等方面,为您提供全面的解析与实用建议。
新西兰夫妻团聚移民政策:申请条件与流程全解析
对于希望通过跨国交友与新西兰伴侣团聚的单身女性来说,了解新西兰的夫妻团聚移民政策至关重要。新西兰以其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完善的移民体系吸引了众多国际交友申请者,但申请过程复杂且要求严格。本文将详细解析新西兰夫妻团聚移民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以及具体流程,帮助您高效完成申请。
新西兰结婚移民条件全解析,开启跨国幸福之旅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渴望与外国伴侣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新西兰,凭借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社会福利,成为众多人心中理想的结婚移民目的地。那究竟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成功通过结婚移民新西兰呢?接下来就为您详细介绍。
探索新西兰男生的恋爱观:他们如何看待跨国交友?
在新西兰这个美丽的岛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无数人心驰神往。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来说,了解新西兰男生的恋爱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西兰男生在恋爱方面的观念,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群体的思维模式。
探索新西兰交友文化:跨国交友的新机遇
在新西兰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独特的交友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单身女性。这里,人们热衷于户外活动,善于社交,尊重个人隐私,为寻找外国伴侣的单身女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新西兰社交礼仪:如何在国际交友中展现优雅与尊重
新西兰,这个位于南太平洋的美丽国度,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友好的社交氛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对于希望通过国际交友找到幸福伴侣的单身女性来说,了解新西兰的社交礼仪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融入当地文化、建立深厚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