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少说“应该”,婚姻就会越好
在小雯“感觉”到老公不爱回家的时候,她也疑心过,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但她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疑心。她对老公的性格很了解,也相信他的人品。小雯想和老公谈谈,但老公似乎对她越来越冷漠,常常用“我累了”“不想说话”之类的话打发她,甚至,任小雯自己说,他一言不发。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这个谜在小雯想要离婚前的一次婚姻咨询中才揭晓。
小雯老公说: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很讨厌回家。可能我心里有问题吧,别人都觉得她是完美妻子,她也确实挺完美的。孩子出生以后,我管的不太多,基本都是她在安排。她说我不管孩子,可是我管孩子的时候,她又说我“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她总觉得我工作不忙,其实,这两年工作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我跟她说过,可她不愿听。回到家里,我想放松一下,看看手机、电影什么的,她就会很不高兴,说回到家里,大家应该交流,尤其是孩子一天没看到我,应该多和孩子说话。
我的假期她也要安排,几乎每一个假期,她都要规划一个活动。有些建议是挺好的,但是,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反对她,她就会想方设法说服我,说为了孩子发展,就要多陪他去参加活动,或者多出去看看,或者说一家人就应该要一起行动,父母就应该多陪孩子,不然,孩子安全感发展不好之类的。孩子有一点什么问题就怪我,因为她做得很完美了嘛,是我拖后腿,不好的影响肯定就是我造成的。
之前我有拿钱去买一些股票,她当时确实建议过看一下房子,可那时候,股票行情好,我也没听她的,后来亏了一些。结果,这件事情她就一直说应该听她的。每次我们意见不同,她就会翻出这件事,说我不听她的,就是这个后果。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打算说一辈子。
在小雯老公的表述中,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是“应该”这个词。
每一个家庭当然都有各自的健康家庭规则,小雯告诉丈夫“应该”做的事,一件都没错。但如果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应该”中,人的存在感就会消失在原则之下。
每个人想到“家”这个字的时候,脑中一定是有一些画面,也有一些定义。如果你想到“自己的家”,是一个能够让你放松、恢复精力的地方,有人宠爱你、关心你,你会在忙碌了一整天后,迫不及待地回到这个地方。但如果你一想到“自己的家”,压力、紧张感就会出现,慢慢地你就会不想回家。
小雯说的“应该”,可能全都是对的,可这样反而更糟。
为什么呢?因为丈夫连反对的理由都没有。也许在理性上,丈夫都认可这些家庭原则是正确的,甚至也会配合。如果家庭成员都理想地按照小雯的“指示”生活,确实是“模范家庭”。
可每个人都不是“模范生”,人都有自我的一面,有人的本性,有些规则可能与“个性”冲突。如果这个人不认可规则,想“满足”自己的个性需要却不被允许,甚至毫无理由反对,这个人每一次遵从原则,就会在无意识中减少一分对家的爱,多出一分对伴侣的怨。
这种感觉出现几次没关系,但日积月累,这个人就会觉得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重视,在家都没有任性的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小孩会想要任性,想要被宠爱,如果时时刻刻都要按照规则做,他会感觉不到自己被爱。当一个人必须要不断地去压抑、遵守、付出的时候,就会渐渐失去被人宠爱的感觉,也就渐渐不会再爱对方。
美国一位专门研究夫妻关系的心理学家说,夫妻之间有4种行为最容易导致离婚,分别是:指责,蔑视,防御,回避。总对伴侣强调“应该”,背后其实包含了指责。而如果伴侣做不到这个“应该”,或者不想做,他们就会采用“防御”或“回避”。这样,夫妻间的互动,就包含了3种最可能导致离婚的行为。
而一段快乐的感情,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热情,亲密,投入。那些总是在设置“应该”的伴侣,其实是将重点放在了“投入”这方面。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设置这些规则,不过是希望家庭发展得更好。但一个家庭如果完全按照规则行事,就会渐渐变得僵化,热情这个部分就会消失。如果夫妻中一方扮演“规则设置者和守卫者”,另一方只能扮演“服从者”,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就会被破坏。
虽然这里讲述的故事是一位丈夫的抱怨,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男女中都存在。有些丈夫对妻子也有很多“应该”的要求,他们忽视了妻子首先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人,其次才是在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如果人这个本质被忽视,只有“妻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被重视,妻子一样会感觉不再被爱。
当你想说“应该”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个“应该”真的对我的家庭来说很重要吗?在我设置这个应该的时候,是否更主要的是想降低自己的焦虑?是这个应该更重要,还是一家人的关系更重要?
家庭规则最好是能够共建,而不是由一个人去规定。既然每一个规则都是为了家庭更好,那么,家人的心情也需要成为一个考量因素。(来源:中国妇女报)
版权声明
本栏目文章内容及案例图片均为爱无界或爱无界会员原创作品,版权归广州爱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会员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引用,剽窃必究!
相关阅读
寻找比陌陌更直接的交友软件?这5个平台助你精准连接国际恋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化时代,渴望跨国交友的单身女性正在寻找真正高效的交友方式。当传统社交软件还在用"滑动匹配"消耗用户时间时,真正聪明的女性已经开始使用更精准的国际化平台——这些工具不仅能跳过繁琐的试探环节,更能直击跨国交友的核心需求:文化适配度筛选、语言障碍突破和恋爱价值匹配。
从约会到婚姻:美国男性经济压力如何影响跨国交友选择?
跨国恋爱中,经济压力往往是隐形的情感杀手。尤其当文化差异叠加现实负担时,美国男性在恋爱不同阶段的选择逻辑,可能远超女性想象。理解他们的经济焦虑来源与行为模式,不仅能避免误解,更能为跨国关系奠定稳固基础。
中美单身男性恋爱观对比:文化差异与跨国交友指南
对于希望通过跨国交友寻找伴侣的单身女性来说,理解中美单身男性的恋爱观差异至关重要。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两国男性在恋爱中的行为模式与情感表达方式。本文将从沟通方式、关系进展、家庭观念等多个维度深入对比中美男性的恋爱观,并提供实用建议,帮助您在跨国恋爱中规避误解、建立和谐关系。
美国男性婚姻责任感分析:他们是否值得托付终身?
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而言,美国男性的婚姻责任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人既向往美国男性在恋爱中表现出的独立与平等观念,又担心他们是否能在婚姻中承担起长期的责任。文化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以及社会对婚姻的定义,都可能影响美国男性在婚姻中的行为模式。通过深入分析他们的责任感来源和表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判断是否值得与其共度一生。
美国男人恋爱文化差异:如何理解与适应跨国交友
对于希望通过跨国交友找到美国伴侣的单身女性来说,理解美国男人的恋爱文化差异是成功建立关系的关键。美国男性的价值观、社交习惯以及恋爱观念与国内男性存在显著不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本文将从美国男性的恋爱文化特点、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差异等方面,为您提供全面的解析与实用建议。
新西兰夫妻团聚移民政策:申请条件与流程全解析
对于希望通过跨国交友与新西兰伴侣团聚的单身女性来说,了解新西兰的夫妻团聚移民政策至关重要。新西兰以其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完善的移民体系吸引了众多国际交友申请者,但申请过程复杂且要求严格。本文将详细解析新西兰夫妻团聚移民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以及具体流程,帮助您高效完成申请。
新西兰结婚移民条件全解析,开启跨国幸福之旅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渴望与外国伴侣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新西兰,凭借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社会福利,成为众多人心中理想的结婚移民目的地。那究竟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成功通过结婚移民新西兰呢?接下来就为您详细介绍。
探索新西兰男生的恋爱观:他们如何看待跨国交友?
在新西兰这个美丽的岛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无数人心驰神往。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来说,了解新西兰男生的恋爱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西兰男生在恋爱方面的观念,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群体的思维模式。
探索新西兰交友文化:跨国交友的新机遇
在新西兰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独特的交友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单身女性。这里,人们热衷于户外活动,善于社交,尊重个人隐私,为寻找外国伴侣的单身女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新西兰社交礼仪:如何在国际交友中展现优雅与尊重
新西兰,这个位于南太平洋的美丽国度,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友好的社交氛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对于希望通过国际交友找到幸福伴侣的单身女性来说,了解新西兰的社交礼仪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融入当地文化、建立深厚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