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祖国强大了,还要送孩子出去留学?
教育,是中国“中产焦虑”的重要因素。焦虑的原因主要是“要不要送孩子出国”,“多大的时候送出去”。
有很多专家、教授都为这个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但和稀泥者居多,鲜有给出明确观点的。今天,就来看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研究所所长阚凯力,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出的鲜明意见。
阚凯力不仅仅是电信行业的专家,对于教育,他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3岁随父母留美,回国后赶上运动,改革开放后又成为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对于中美教育的优缺点,他有着深入独到的见解。
关于送孩子出国,阚凯力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早年的“海归”朋友,在国内办了十几年的公司,而且很成功。但是,他终于还是带着全家离开了中国。我问他为什么,他的答复是:为了孩子。他说,我们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即使做一个清洁工都可以。但是,要让他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这个故事对阚凯力的震撼是强烈的,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份子,他也在不断思考现在的教育,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2、天然的求知欲被毁掉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我们那时候的学校,尤其是小学和中学,确实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我觉得这一点是素质教育最核心的价值。
现在的学校教育太功利了,上小学是为什么?为了考一个比较好的中学,上中学又是为什么?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上大学为了什么?为了将来考研,然后出去能找到一个挣钱多的工作,或者是铁饭碗的工作。
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极端地害人,是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课业负担也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天然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小孩子天生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只要善于引导,学习本身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每天学到了新东西,以前不懂的弄懂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成就感。甚至有时候,上课学的东西不解渴,自然而然还会到图书馆去,或者到网上去寻求進一步的答案。
我们那时候,经常要在家里做一些小实验,比如上生物课,在自己家里养几只蚕,或者观察院子里的蚂蚁;上物理课,学凸透镜的原理,就拿一个放大镜,在太阳底下聚焦,把纸点着了;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要自己去独立思考,为什么唯心主义是不对的?要通过读书、辩论和独立思考,自己最后想透了才能得出结论。我觉得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经历。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发现,这在国内的环境里已经很难了,甚至教给孩子讲真话都不行。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很容易成为两面派。不要说快乐了,有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都难。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有离开。
3、学校到底是为老师服务还是为学生服务?
我在2000年从电信研究院调到北京邮电大学,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上任之后,我们就发生了非常大的争论,在学校到底谁为谁服务?
是老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为老师服务?以现在中国大学里的普遍情况来看,不仅是学生为老师服务,即使念到了研究生,学生也还是在为老师打工!
教授搞到了项目,挣到钱就進自己腰包了,然后把任务分配出去,让学生给自己做项目。有的教授自己开公司,研究生到教授的公司去上班,甚至还要打卡。有的教授自己没拿到项目,也没办公司,那怎么办?让学生去公司兼职,把学生给“出租”了。公司一个月给教授四五千,而学生只拿到四五百,变成包身工了。
很明显,这些老师就是在赚学生的钱,难怪很多研究生都在背后把自己的教授称为“老板”。这些现象在中国1949年以前的大学,甚至80年代以前的大学都是闻所未闻的。
不是说学生不能在学习之余工作赚钱,而是说学生赚了钱归教授,这在西方绝对是非法的,不可理喻的。但是在我国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1949年以前,我们的老清华、老北大,或者西南联大,教授和学生的关系真是情同父子。老师就是盼着学生成才,遇到特别贫困的学生,教授会拿出自己的薪水来贴补学生。那可真是精心培育,现在却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
4、我主张上完初中就送孩子出国
以前主张,在国内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应该先在中国工作几年,对社会状况有所了解,然后再出国去读研究生。这样可以带着中国的问题到国外去学习,学完回来能够有用武之地。
当时,对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这样。但是,我现在主张在国内上完初中就把孩子送出去。这时候,他对中国的文化和基础知识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又不需要接受高考的折磨,浪费青春。
更大的问题是,在我国,现在已经很难培养子女的基本道德了。
我有一位若干年前的毕业生,她的孩子三四岁了,送去全托的幼儿园。这还是一家比较好的幼儿园,花了他们不少钱,星期一早上送去,星期五下午接回家。但是,每个星期一早上,这个孩子都是哭着闹着不肯去。
有一次,孩子又在幼儿园的门口抱着妈妈的腿,哭闹着不肯進去。这时,幼儿园阿姨出来了。孩子一看老师出来了,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把眼泪擦干,对阿姨说:“老师,我来了,可想你了!”可想而知,家长在旁边看着所受到的心灵震撼:我们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都已经学会说假话、拍马屁了!他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就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环境里生存。(来源:澳信移民)
版权声明
本栏目文章内容及案例图片均为爱无界或爱无界会员原创作品,版权归广州爱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会员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引用,剽窃必究!
相关阅读
寻找跨国情缘?这些靠谱婚恋网站助你找到真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希望通过国际交友平台结识海外伴侣,开启跨国情缘之旅。然而,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交友网站,如何选择安全、可靠且匹配需求的平台,成为许多人的首要难题。本文将结合用户口碑、平台资质和成功案例,为你推荐几个值得信赖的国际交友网站,并分享避坑指南。
婚恋网十大排行榜:2025年全球婚恋平台权威测评与避坑指南
在跨国交友的浪潮中,单身女性常陷入平台选择的困境——虚假账号、低效匹配、文化隔阂等问题频发。真正优质的婚恋网站,需兼具严格审核机制、文化适配服务及移民法律支持,而非仅靠算法推送。本文基于真实用户数据与行业调研,揭晓2025年全球十大可靠婚恋平台,助你精准避坑,高效锁定跨国良缘。
国外平台社交软件如何选?2025年安全高效的跨国交友工具指南
在跨国交友的探索中,许多单身女性发现国内社交软件存在匹配效率低、用户意图模糊、文化适配性差等痛点。而真正能导向婚姻结果的国外平台社交软件,必须具备严格的审核机制、精准的匹配算法及法律支持能力。本文从用户核心需求出发,解析全球主流社交软件的优势与风险,助你高效触达优质国际男性,避开无效社交陷阱。
推荐一个靠谱的婚恋平台:2025年全球交友网站避坑与精选指南
在跨国交友的浪潮中,许多单身女性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在低效平台上,遭遇的却是虚假身份、短期关系甚至情感诈骗。一个真正靠谱的婚恋平台,不仅要突破地理界限,更需要具备严格的审核机制、文化适配服务及法律支持能力,真正为婚姻结果负责。本文将结合真实用户数据与行业调研,揭晓值得托付的婚恋平台及科学筛选方法。
寻找比陌陌更直接的交友软件?这5个平台助你精准连接国际恋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化时代,渴望跨国交友的单身女性正在寻找真正高效的交友方式。当传统社交软件还在用"滑动匹配"消耗用户时间时,真正聪明的女性已经开始使用更精准的国际化平台——这些工具不仅能跳过繁琐的试探环节,更能直击跨国交友的核心需求:文化适配度筛选、语言障碍突破和婚恋价值匹配。
中国十大免费婚恋网站:如何筛选适合跨国交友的平台
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来说,国内的免费婚恋网站是低成本试水的起点。然而,这些平台是否真能接触到国际用户?如何避开低效渠道并精准锁定目标人群?本文结合平台功能、用户数据及跨国交友适配性,为你深度解析国内免费婚恋网站的潜力与陷阱。
征婚网站:如何筛选优质平台并高效找到国际伴侣
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来说,征婚网站是打开跨国交友大门的关键工具。然而,面对海量平台,如何避开虚假信息、筛选优质资源并精准匹配目标人群?本文从平台分类、避坑指南到实战技巧,为你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澳洲免费婚介网:如何找到靠谱平台并提升跨国恋成功率
对于想找外国人结婚的单身女性来说,澳洲免费婚介网是一个经济实惠且高效的选择。这些平台不仅能帮助你结识澳洲单身男性,还能通过文化适配和深度沟通筛选出合适的伴侣。然而,免费平台鱼龙混杂,如何辨别优质资源并规避风险?以下从平台推荐、选择技巧到避坑指南,为你提供实用解决方案。
如何判断美国男人认真交往?10个不可忽视的真诚信号与避坑指南
纽约的摩天大楼下,硅谷的科技园区里,美国男性的热情直率常让人误以为“约会即承诺”。但对于以婚姻为目的的中国女性而言,识别对方是否真正认真,需要穿透文化差异的迷雾,从行为模式、时间投入到法律准备层层解码。本文结合美国婚恋文化特质与真实案例,拆解美国男性从心动到婚姻承诺的核心行为逻辑。
解码美国男性恋爱中的肢体语言:从瞳孔到脚尖的11个爱情密码
当他的右手小指在咖啡杯上无意识摩挲,或是突然调整座椅让膝盖朝向你的45度角——这些细微的肢体信号,正是美国男性在跨文化恋爱中传递情感的真实摩斯密码。掌握这些非语言线索的破译术,能让你穿透文化隔阂,精准捕捉关系升级的关键时刻。

爱无界国际交友首创“中西方教练式服务”,引进美国、澳洲、欧洲等西方知名情感教练,全程融入西方文化思维,为爱无界会员审核英文介绍档案、挑选符合西方审美的形象展示照片……为渴望通过跨国交友寻找爱情的女性提供专业的情感指导、形象打造、翻译服务、签证办理服务、国际理财服务等8项服务。本着“真爱无国界”的理念,致力于为中国单身女性提供专业、高端的跨国交友指导服务,爱无界团队不断开拓西方发达国家的优质男士资源,成为业界成功率最高的交友服务指导机构!
1家总公司
广州爱都公司
2家国内分公司
香港分公司
海南分公司
2家国外分公司
澳洲分公司
美国分公司
7位外国教练 60人国内外团队
优质丰富的海外男士资源
成功会员遍布海外发达国家